欢迎来到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

我校许亚鹏校长受邀参加“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”创新研讨会

来源: 日期:2025-08-26 人气:182 

我校许亚鹏校长受邀参加“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”

创新研讨会

 

图片 1.png


         711日,由北京大学主办,北京大学智能学院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“北京大学全国中小学AI通识教育创新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AI通识教育协同创新行动计划”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召开。我校校长许亚鹏作为特邀嘉宾受邀参会,与来自全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、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者共探AI通识教育的发展新路径。

 

    在此次北京大学全国中小学AI通识教育创新研讨会上,圆桌论坛环节聚焦“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”核心议题,我校校长许亚鹏作为唯一中小学校长代表,与来自北京区教委、高校及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专家共同深入探讨,为中小学AI通识教育的落地路径贡献一线实践智慧。 


图片 2.png

 图片 3.png


    论坛中,针对主持人提出的AI通识教育与学科融合、师资培训、家校协同等关键问题,许亚鹏校长以我校实践为样本,围绕“教师成长引领+学段适配落地”的校本化路径展开分享: 


图片 4_副本.jpg

 

1.我校多措并举赋能教师成长   筑牢AI教学应用“基本功”


    为推动AI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落地,我校高度重视教师AI素养的提升,通过构建系统化培育体系、以赛促用、教研联动及专家引领等系列行动,助力教师从“知识储备”向“实践创新”跨越,筑牢AI教学应用的“基本功”。

 

    我校针对性设计教师AI素养培育方案,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。通过开展“智慧纸笔项目”专项培训,帮助教师熟练掌握AI工具的操作逻辑与教学融合方法;同步配套表彰活动与总结活动,激励教师积极探索并分享实践经验,形成“学习实践—反思提升— 总结表彰”的闭环,推动教师从“会用工具”向“善用工具”转变。


1.jpg

 

    我校定期举办“智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”等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,将AI工具的教学应用纳入竞赛核心评价维度。通过赛事倒逼教师主动研究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,在备赛、赛课过程中深化对 AI工具的理解与运用,加速技术从“理论认知”到“课堂实践”的转化,培养一批AI教学应用的骨干力量。


2.jpg 

    同时,各学段、各科组定期开展AI教学应用主题教研活动,打破教师 “个体实践摸索” 的局限。教师们在教研中分享AI工具使用的成功案例、交流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,通过集体研讨凝聚智慧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AI教学模式,深化AI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。


3.jpg

 

    此外,为帮助教师把握AI教育前沿动态,我校常态化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开展AI教育专题讲座。专家们结合政策导向、技术发展与教学实践,为教师解读AI与教育融合的趋势、路径及典型案例,既提升教师的理论认知高度,也为实际教学提供专业指导,助力教师在AI 教育浪潮中找准方向、精准发力。


4.jpg 

    通过多维举措,我校教师的AI素养与应用能力持续提升,为AI技术在各学段的深度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,也为学校打造AI特色教育生态奠定了核心基础。

 

2.我校构建AI应用 “进阶路”   赋能各学段教学提质增效


    在推进AI通识教育的过程中,我校不仅注重赋能教师专业成长,更将AI技术深度融入各学段日常教学,针对小学、初中与高中的不同学情特点,分别部署智慧笔、辅立码等AI工具,构建起从 “学情追踪” 到 “个性化辅导” 的完整链条,让技术应用与学段特点精准适配,打造贯穿学生成长全程的 AI 应用 “进阶路”。

 

    在小学、初中学段,我校以智慧笔作为连接教与学的重要载体,通过实时采集学生的书写轨迹、答题过程等数据,实现学情追踪与课堂反馈的 “双向贯通”。教师可借助智慧笔系统即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、思维过程等信息,快速识别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与个体差异,从而动态调整教学节奏与内容;学生也能通过即时反馈及时发现自身不足,在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下高效补漏,让小学阶段的基础认知培养、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具精准性。


5.jpg

     进入高中学段后,我校以辅立码为核心工具,为教与学双方提供全场景、智能化支持。针对学生,系统通过分析日常练习、考试数据生成个性化学情图谱,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,这一模式有效减少了传统题海战术中的无效消耗,让学生能聚焦薄弱环节高效突破,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;而针对教师,辅立码覆盖 “备课→预习→课堂→练习→考试” 全教学场景,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情,使教学更具针对性。此外,系统还能在高三关键阶段提供智能备考方案,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复习策略,大幅提升复习效率。

 

6.jpg


    从近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,AI工具的分层应用让自主学习与深度探究形成 “双向赋能”: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,能在技术支持下开展有目标的自主探究;教师则得以从机械性工作中解放,更专注于教学设计与思维引导,最终推动各学段教学质量实现质的提升。

 

3.我校在AI教育领域成果丰硕   学子竞赛屡创佳绩


   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探索与实践,我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深耕不辍,师生共同发力,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,尤其在各级各类青少年AI竞赛中表现亮眼,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AI素养与创新能力方面的扎实成效。

 

    我校师生在更高平台上展现了我校AI教育的育人成果,并在重要赛事中捷报频传,特别是:


    ①在ENJOY AI 2023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海口选拔赛暨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中,我校3位学子斩获二等奖,8位学子荣获三等奖,展现了我校学子在机器人设计与AI应用领域的扎实基础;


    ②在第四届全国青科赛海南省区域赛AI+程序算法竞赛中,学子们凭借出色的编程能力与算法思维,拿下1项一等奖、1项二等奖及 4项三等奖;


    ③更值得关注的是,每年吸引超过36个国家上万名AI天才加入阵营,号称“全球AI迷的盛宴”的AMAZON DEEPRACER青少年自动驾驶大赛中,我校学子表现突出,一举包揽冠、亚、季军,并成功代表海南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总决赛,分别获得全国第六、第七名的好成绩。


    这些成绩的取得,既是对学生们勤奋钻研、勇于创新的肯定,也是我校多年来坚持推进AI通识教育、构建特色科技课程体系的生动体现。  

 

7.jpg


    此次我校校长受邀参与北京大学主办的高规格研讨会,既是对我校在AI通识教育领域探索成果的认可,也让基层学校的探索经验进入全国教育同行的视野,更是让我校后续深化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。今后,我校将持续关注AI通识教育的前沿动态,积极融入全国协同创新体系,为推动中小学AI通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鲜活的实践样本。